简单工厂模式(Simple Factory Pattern)

简介

简单工厂模式(Simple Factory Pattern):又称为静态工厂方法(Static Factory Method)模式,它属于类创建型模式。在简单工厂模式中,可以根据自变量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。

UML图

示例

package com.ans;

    //抽象产品类角色
    interface Animal {
        public void Say();
    }

    //具体产品角色
    class Dog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Dog");
        }
    }

    class Cow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Cow");
        }
    }


    //工厂类角色
    public class FactoryPattern {
        public static Animal makeAnimal(String name) {
            if(name.equals("Dog"))
                return new Dog();
            else
                return new Cow()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    String s = "Dog";
            String s1 = "Cow";
            makeAnimal(s).Say();
            makeAnimal(s1).Say();
        }

    }

分析

优点:

1.工厂类含有必要的判断逻辑,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创建哪一个产品类的实例,客户端可以免除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责任,而仅仅“消费”产品;简单工厂模式通过这种做法实现了对责任的分割,它提供了专门的工厂类用于创建对象。

2.客户端无需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,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(比如代码中的String 型 name 参数)即可,对于一些复杂的类名,通过简单工厂模式可以减少使用者的记忆量。

3.通过引入配置文件,可以在不修改任何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更换和增加新的具体产品类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。

缺点:

1.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产品创建逻辑,一旦不能正常工作,整个系统都要受到影响。

2.使用简单工厂模式将会增加系统中类的个数,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难度。

3.系统扩展困难,一旦添加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,在产品类型较多时,有可能造成工厂逻辑过于复杂,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。这一点最为突出。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,要再增加一个 Monkey 类,一个 Panda 类……,则在工厂类方法中要做很多判断,必然造成代码臃肿。

4.简单工厂模式由于使用了静态工厂方法,造成工厂角色无法形成基于继承的等级结构。

工厂模式(Factory Pattern)

package com.ans;

//抽象产品类角色
interface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;
}

//具体产品角色

class Dog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Dog");
    }
}

class Cow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Cow");
    }
}

class Panda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Panda");
    }
}

//一个抽象工厂,只定义了工厂所需要的方法,具体实现由具体工厂来完成
interface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makeAnimal();
}

//造Dog的工厂
class MakeDog implements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makeAnimal() {
        return new Dog();
    }
}

//造Cow的工厂
class MakeCow implements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makeAnimal() {
        return new Cow();
    }
}

//造Panda的工厂
class MakePanda implements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makeAnimal() {
        return new Panda();
    }
}

public class FactoryPattern {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new MakeDog().makeAnimal().Say();
        new MakeCow().makeAnimal().Say();
        new MakePanda().makeAnimal().Say();
    }

}

分析

在工厂方法模式中,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的产品的创建,而是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或者接口的实现类去做。

这个核心类则摇身一变,成为了一个抽象工厂角色,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,而不接触哪一个产品类应当被实例化这种细节。

优点

1)在工厂方法模式中,工厂方法用来创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,同时还向客户隐藏了哪种具体产品类将被实例化这一细节,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对应的工厂,无需关心创建细节,甚至无需知道具体产品类的类名。

2)基于工厂角色和产品角色的多态性设计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关键。它能够使工厂可以自主确定创建何种产品对象,而如何创建这个对象的细节则完全封装在具体工厂内部。工厂方法模式之所以又被称为多态工厂模式,正是因为所有的具体工厂类都具有同一抽象父类。

3)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,无需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无需修改客户端,也无需修改其他的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,而只要添加一个具体工厂和具体产品就可以了,这样,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就变得非常好,完全符合“开闭原则”。

缺点

1)在添加新产品时,需要编写新的具体产品类,而且还要提供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类,系统中类的个数将成对增加,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,有更多的类需要编译和运行,会给系统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。

2)由于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,需要引入抽象层,在客户端代码中均使用抽象层进行定义,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,且在实现时可能需要用到DOM、反射等技术,增加了系统的实现难度.

抽象工厂模式(Abstract Factory Mode)

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或相互依赖的对象的接口,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。

抽象工厂是应对产品族概念的。比如说,每个汽车公司可能要同时生产轿车,货车,客车,那么每一个工厂都要有创建轿车,货车和客车的方法。

增加新的产品线很容易,但是无法增加新的产品。

代码实例:

package com.ans;

//抽象产品类角色
interface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;
}

//具体产品角色
class Dog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Dog");
    }
}

class Cow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Cow");
    }
}

class Panda implements Animal {
    public void Say(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I am a Panda");
    }
}

//抽象工厂类角色
interface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Dog();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Cow();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Panda();
}


//具体工厂类角色
class Zoo implements AnimalFactory {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Dog() {
        return new Dog();
    }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Cow() {
        return new Cow();
    }

    public Animal createPanda() {
        return new Panda();
    }
}


public class FactoryPattern {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new Zoo().createCow().Say();
        new Zoo().createDog().Say();
        new Zoo().createPanda().Say();
    }

}

分析

代码中的Zoo相当于一个产品线,这个产品线需要生产三种动物:Dog,Cow,Zoo。如果这个产品线需要再生产一种动物,则需要修改原来的接口结构,但是如果再生产一个Zoo,则可以很容易做到,这就是其面向生产线的特点。抽象工厂模式就可以在类内部对产品族的关联关系进行定义和描述,而不必专门引入一个新的类来进行管理。

与工厂模式相比:可以看出来,前者每个产品都需要一个工厂,而后者将其全部封装在一个工厂里面了。

优点:
(1) 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,使得用户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了。
(2) 当一个产品族中的多个对象被设计成一起工作时,它能够保证客户端始终只使用同一个产品族中的对象。
缺点:
产品族的扩展将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,假如产品族中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产品,则几乎所有的工厂类都需要进行修改。所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时,对产品等级结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。

总结

无论是简单工厂模式,工厂方法模式,还是抽象工厂模式,他们都属于工厂模式,在形式和特点上也是极为相似的,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耦。在使用时,我们不必去在意这个模式到底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,因为他们之间的演变常常是令人琢磨不透的。经常你会发现,明明使用的工厂方法模式,当新需求来临,稍加修改,加入了一个新方法后,由于类中的产品构成了不同等级结构中的产品族,它就变成抽象工厂模式了;而对于抽象工厂模式,当减少一个方法使的提供的产品不再构成产品族之后,它就演变成了工厂方法模式。所以,在使用工厂模式时,只需要关心降低耦合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。